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畅享佳肴,悟言一室。为创造师生间良好的交流环境、搭建沟通桥梁,药学院于5月29日晚在逸夫楼512教室举办第五期“药华学谈”师生交流会,活动邀请到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主任董甦伟担任主讲嘉宾,党委副书记赵姗、团委书记曲远山和团委副书记刘文静一同参会。老师与同学们共进晚餐、共谈生活、齐说药华。
正视未来,风雨兼程
活动开始,同学们轮流介绍自我,并积极向董老师提问。有同学在提问中表示自己对未来博士阶段的学习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过去、面对未来。董老师对此向在座的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建议“反省、总结、不后悔、向前看”。他表示不少同学都会有“如果当初我这么做”的想法,但现实的人生里没有“如果”。我们很难在每一个节点都精准预判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并且类似“如果曾经自己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现在会变成什么样”这样的假设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推论。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沉溺于过去,而是应该向前看,用发展的眼光去总结经验,指导未来。此外,董老师提到尽管他鼓励同学们在每一个阶段面临选择时尽可能多的考量和考察各方面因素,但一旦做出了选择,那这些选择就都是对的,认定了方向便只顾向前,风雨兼程。
探索积累,突破自我
针对几位同学提到自己对科研和朋辈竞争的压力和担忧,董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现阶段的压力表示理解,他告诉同学们有竞争的意识是好的,但每个人的特长和经历不一样,擅长的地方也不一样,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应该更关注自我的突破。科研过程中课题进展不顺利是常有的事,要保持一个对自己、对课题的耐心,常怀希望,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失去信心。董老师提到科研意识、技术的提升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科研经历,最终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直面未知,发掘自我
最后,董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留学和科研的经历。董老师回忆自己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明晰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他建议同学们如果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科研,就应该先多接触科研,然后再做选择。另外他说到大多数人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但是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去尝试然后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一个人处于特定的职业、条件和环境之下,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同时,董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糖蛋白的科研选择”告诉同学们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魅力所在,在追寻目标的道路上付出努力然后提升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他建议同学们可以定阶段性的目标,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尽可能充实,先有阶段性的收获,再有更大的成绩。
活动结束,董甦伟老师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药华学谈”致力于发挥好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最牢固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药学青年办实事、解难事,让师生交流与谈心谈话化为经常、融入日常。
至此,本学期五场药华学谈活动已全部结束,学院将持续以“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作出新贡献”为理念,言传身教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生命线,为学生的荣药启航保驾护航!
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会